蚊子真的是通过二氧化碳找到人体进行叮咬的吗?
- 发表时间:2025-06-20 02:20:15
- 来源:
蚊子感官这块研究的已经很透彻了。
它们确实通过二氧化碳,但 不是仅通过二氧化碳;这是一个运用多个感官的过程。
对于蚊子来说,二氧化碳信号在距离较远时发挥作用,仅用于确定基本方向; 靠近后,蚊子会依据特定的 皮肤挥发物,确定食物来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大约到五米距离以内,蚊子开始利用视觉搜寻食物,它们确实有 红外视觉,可以确定裸露的皮肤位置。
这当然不意味着越热的地方越容易吸引蚊子。
它们会回避太热的地方,不…。
推荐资讯
- 2025-06-21 17:00:18汉语是牺牲了什么,才成为世界最紧凑、最高效的语言?
- 2025-06-21 17:10:18为什么水泥封不住尸臭?
- 2025-06-21 17:15:17穿瑜伽裤爬山的女生会不会害羞?
- 2025-06-21 17:50:17大街上看到大白腿,忍不住瞄了两眼,算不算不尊重女性?
- 2025-06-21 18:25:15小腿能粗到什么地步?
- 2025-06-21 18:20:16PHP现在真的已经过时了吗?
- 2025-06-21 16:40:17如何评价张靓颖刘宇宁《九万字》?
- 2025-06-21 17:10:18印度公开藏南地区我方战士口咬手雷坚守的***,是想表达什么?
- 2025-06-21 18:30:16超级喜欢穿短裙正常吗?
- 2025-06-21 18:35:15为何一讨论Wi-Fi 7阉割6GHz+320MHz,很多人都说用不上所以根本不在意?
推荐产品
-
为什么微软出的软件都那么巨大?
如果你的 macOS 运行了一年,“系统数据”轻轻松松超过 -
微软宣布 5 月 28 日开始下架「Microsoft 远程桌面」应用,背后原因有哪些?
咦这事和我之前参加过的讨论有关,我应该可以回答至少一部分原因 -
国产手机APP为什么越来越臃肿?
在Android系统上停止携带32位和X86原生库,并且放弃 -
go为了编译速度减少了很多编译优化?为什么不能提供优化编译模式来提升运行效率?是太懒还是另有隐情?
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。 Go真的没有所谓的优化编译模式来
新闻动态
最新资讯